落拓居论坛 » 时尚生活 » 美食天地 » 龙的传人------ 茶与茶俗
本页主题: 龙的传人------ 茶与茶俗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大伟


级别: 秀才
精华: 3
发帖: 64
威望: 305 点
金钱: 13869 银两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6 点
在线时间:0(小时)
注册时间:2006-10-18
最后登录:2006-10-29

龙的传人------ 茶与茶俗

茶,是中国各民族民众创造的一大饮料系统,中国人爱茶,也是世界有名。茶与茶俗,在民间饮食文化中相辅相成,相映成趣。


茶的来历




  饮茶习俗,在中国各民族中传承既久,取茶叶作为饮料,古人传说始于黄帝时代。《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这是一则关于茶的传说,可信性有多大,尚不可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茶最早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药用功能是解毒。因此,当时茶并未进入人们日常生活饮料系统。根据文献记载。茶的种植和使用,始于秦汉时期.《汉书?地理志》有“茶陵”。茶陵,在今湖南省,汉代属长沙郡,以位于茶山之阴而得名。西汉王褒《童约赋》有“烹茶尽具”和“武都买茶”的记载,武都,在四川绵竹县北,是当时的茶叶产区。当时的饮茶方式十分粗放,一般是将茶叶采摘回来,稍事加工后煮汁自饮,或用来招待客人。到了唐代,出现了一位名叫陆羽(鸿渐)的茶圣。他总结了历代制茶和饮茶的经验,写了《茶经》(三卷)一书,并创造了全新的制茶方法。陆羽的《茶经》对茶的起源、种类、特征、制法、烹蒸、茶具、水的品第、饮茶风俗、名茶产地等作了全面论述。特别对饼茶的制作技术和加工,总结提出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关于茶的煎用,陆羽认为要得茶中“三味”,达到“极精”地步,先得克服“九难”,即采造、鉴别、器具、用火、用水、烤制、碾末、煎煮、饮用九项选择。且规定了具体要求。当时陆羽还曾被招进宫,为皇帝煎茶,得到赞赏,于是茶道大兴。到了宋代,中国的饮茶习俗达到了穷极精巧的地步。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都有关于茶饮的专著。如宋徽宗(赵佶顺《大观茶经》、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赵汝丽的《北苑别录》、宋子安的《试茶录》等。这时民间还出现了茶户、茶市、茶坊等交易、制作场所.当时茶的品种之多,不胜枚举。宋代饮茶习俗中,最有特色的是斗茶。斗茶,不仅是饮茶方式,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享受。蔡襄的《茶录》一书,就是专门讲斗茶艺术的著作。其中提到斗茶时茶的加工、斗茶工具、斗茶方法等.北宋中期,斗茶习俗风靡全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事。这样,就把饮茶的美学价值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明清时期,茶叶的加工制作和饮用习俗有了很大改进。此时,炒青制茶法得到普遍推广,于是“冲饮法”代替了以往的“煎饮法”,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饮茶方法。
  茶饮进人饮食文化体系,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但各民族、各地区的饮茶习俗,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从美学角度讲。色、香、味是茶饮习俗中共同追求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除茶叶本身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饮茶所用的水质要好。其中,水质以山泉水为上品,用它冲出的茶,汤色明亮,香味具佳;茶具,以江苏宜兴紫砂陶为上品。茶具要清淡高雅,古香古色,最好与居住条件。主人的身分地位文化修养相协调;沏兹方法(包括水温和不可彻得太满),俗谚”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是说敬酒和敬茶的方式有所区别。敬酒时要斟满酒杯,表示相互间的盛情;敬茶时,则不可太满,要让客人慢慢品尝,急缓之间,包含了酒俗与茶俗中的刚、柔之美.
  茶俗始自民间,形式多种多样.汉族茶俗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广东潮州的“工夫茶”和苏州的“七家茶”.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盛产茶叶,相应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茶习俗。就是在不产茶叶的民族中,也随着茶叶贸易和生活的需要。嗜茶成俗,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饮茶之道――茶道。


茶礼




  茶礼,又叫“茶银”。是聘礼的一种。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媚座》中有“花花彩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茶礼。”这些都说明,以茶为彩礼的习俗。在中国各民族中至今仍在流传。在拉祜族婚俗中,男女双方确定成婚日期后,男方要送茶、盐、酒、肉、米、柴等礼物给女方,拉枯人常说:“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婚礼上必须请亲友喝茶。白族男女定婚、结婚都要送茶礼.云南中甸一带的藏族青年,在节日和农闲时,打好酥油茶带到野外聚会,遇到姑娘们便邀请人座,如看中对方,可借敬茶的机会,抢过对方的帽子,然后离开人群,进行商谈,如不同意作配偶,就将帽子拿回。侗族在解除婚约时,采用“退茶”的仪礼。


周茶女酒




  “周茶女酒”、‘以茶为礼”是一种古俗.明代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也。”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硬拷》中有“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说到纳彩下菜,便是指腹截襟,一些没有。”这里的“下茶”表明古代男女之间定婚,无论哪个阶级,都以茶命名,这就是婚姻中的“三茶六礼”.所谓“三茶”,是指定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

茶的乐园

功夫茶的功夫
  功夫茶,流行于我国东南福建、广东等地。其品茶方式极为讲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潮汕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巧、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茶道形式。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共限四人,客人落座后,主人便开始操作。其中对茶具、水质、茶叶、冲法、饮法均大为讲究。
  茶具,包括冲罐(茶壶)、茶杯和茶池。茶壶,是极其小的,只有红柿般大小,杯是瓷的,杯壁极薄。茶池形状如鼓,瓷制,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作为“鼓身”的圆罐组成。盘上有小眼,一则“开茶洗洗盏”时的头遍茶要从这些小眼冲漏下;二来泡上茶之后,还要在茶益上继续以开水冲来冲去以加热保温,这些水也从小眼中流下。真正的茶池则是指鼓身,它为承接剩茶、剩水、剩渣而设。功夫茶的壶是十分讲究的,犹重紫砂壶。而潮汕功夫茶,用一般紫砂壶还不行,要用潮州泥制成。因此地土质松软,所制陶壶更易吸香。喝工夫茶的茶壶,并非买来就用,而先要以茶水“养壶”,以开茶之水倒入其中,待“养”上三月,小壶便“香满怀抱”了,这时方正式使用。功夫茶杯子极小,如核桃、杏子一般,于小巧玲现中透着浑厚。
  至于冲泡,则更要一番高超的技巧。标准的功夫茶茶艺,有所谓“十法”,即后为、虾须水(将开未开之水)、拣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把浮面杂质抹去)、淋顶。客人坐好,主人亲自操作,首先以手工艺将铁观音夫茶放入小小的壶中,功夫茶极浓,茶叶约占容积七分,以浸泡后茶叶涨发,直至壶顶,方为恰当分量。第一泡的茶,并非饮用,而是用来洗盏之用,谓之“开茶”或“洗茶”。主人将初沏之茶洗杯子。洗过盏,冲入二道水,茶叶开涨,性味具发,主人便开始行茶。于是将四只小小杯子并围一起,以饱含精茗的小壶巡回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至七分满。此时二泡之茶水亦应恰好完毕。此种行茶方法称为“关公巡城”。而到最后余津,亦需一点一抬头地点入四杯之中,称为“韩信点兵”。四杯并围,含主客相聚之义;“关公巡城”既有优美的技巧,又合巡回圆满的中国“圆迹哲理”;“韩信点兵”,亦示纤毫精华都雨露均匀的大同精神。若主人是上等泡茶功夫,四只小杯的茶色均匀相等,而每杯又呈深浅层。假如由一泡至五泡都呈不同颜色,便显出泡茶高手了。
  杯茶巡点完毕,主人双手捧茶依长幼次第奉于客前。此时,也讲“吃”的功夫。无论你味觉如何,屯不能一饮落肚,而要让茶水巡舌而转,激发起舌上每一个味细胞对茶味的“热情”,充分体味到茶香方能将茶咽下,这才不算失礼。饮完后还要向主人“亮杯底”,一则表示真诚领受主人厚谊,二则表示对主人高超技艺的赞美。
  这样吃过一巡又一巡,饮过一杯又一杯,主客情义、对茶的体味都融融洽洽,到泡至五、六次时,茶便要香发将尽,礼数也差不多了。最后一巡过后,主人用竹夹将壶中余叶取出,放在一个盅内,请客观赏,称为“赏茶”,一则请客人看到精美的叶片原形,回到茶叶的自然本质,二则表示叶味已尽,地主之谊倾心敬献,此时吃茶方告结束。
  潮汕功夫茶内涵丰富,古朴的茶具,浓厚的情谊,为中国茶文化光辉的一页。

藏族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民众每日必不可少的饮料。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日常生活中以酥油和糌粑为主要食品,那里气候较冷,不宜于蔬菜的生长,与之相比,茶叶却容易运输和保存。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藏族民众渐渐懂得,蔬菜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茶叶来扑充.这样就创造了独特的打制酥油茶的方法。酥油茶的制作,是先将砖茶(大叶粗茶压制的砖荣)用水熬制成茶汁,再在茶汁里加人酥油和食盐、倒人竹制或木制的茶筒。然后用一种顶端装有圆形木饼的木棍,上下抽拉,使茶、油和食盐达到水乳交融,最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香味浓郁的酥油茶。藏族喝酥油茶有一定的规矩,一般是边喝边添加,不能一口喝干。家中来了客人,客人的茶碗总是斟满的。假如自己不想喝,就不要动茶碗.如果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主人会将茶水斟瓶等到告别时一饮而尽,主人也会感到十分高兴,这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仪。藏族嗜好酥油茶,有一则民间爱情故事,叙说了酥油茶的来历。传说,藏区有两个部落,曾因发生械斗,结下冤仇。辖部落土司的女儿美梅措、在劳动中与怒部落土司的儿子文顿巴相爱,但由于两个部落历史上结下的冤仇,辖部落的土司派人杀害了文顿巴,当为文顿巴举行火葬仪式时,美板措跳尽火海殉情。双方死后,美梅措到内地变成茶树上的茶叶,文顿巴到羌塘变成盐湖里的盐,每当藏族人打酥油茶时,茶和盐再次相遇,这则由茶俗引发出的故事,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蒙古族奶茶
  蒙古族嗜茶,且视茶为“仙草灵丹”,过去一块砖茶可以换一头羊或一头牛,草原上有“以茶代羊”馈赠朋友的风俗习惯。蒙古族牧民日常饮用的茶有三种:酥油茶、奶茶、面茶。奶茶,蒙古语叫“乌古台措”。这种奶茶是在煮好的红茶中,加人鲜奶制成。在蒙古族牧民家中做客,也肴一定的规矩。首先,主客的坐位要按男左女右排列。贵客、长辈要按主人的指点,在主位上就座。然后,主人用茶碗斟上飘香的奶茶,放少许炒米,双手恭敬地捧起,由贵客长辈开始,每人各敬一碗、客人则用右手接碗。否则为不懂礼节。如果你少要茶或不想喝茶,可用碗边轻轻地碰一下勺子或壶嘴,主人就会明白你的用意。奶茶、炒米是蒙古族茶俗中的一大特色。

白族三道茶
  白族饮茶有“酒盎要粗糙,茶盅要精巧”之说,说明白族重茶俗胜于重酒俗。当你做客跨进白族人家的大门,主人会热情地让你在火塘边就座。此时,主人一边与客人聊天,一边将熬茶的砂罐烤在火上,等砂锅预热后,放入少许茶叶,并不断地抖动,等茶叶渐渐变黄,发出清香对,冲入少许开水,这时只听“呲啦”一声,泡沫杂质从罐口溢出,这就是“雷响茶”.如果没有泡沫从罐口溢出,则称为”哑巴茶”、’老婆婆茶”。这种茶是不能敬客的,要倒掉重烤。用‘雷响茶”敬客,每一盅内只倒二三滴茶汁,兑适量的开水,使茶水呈琥珀色,清香扑鼻。在一般情况下,一罐茶敬给客人,只斟三杯。头道斟两盅,主客各一杯,其余两道茶客人独饮,“头苦、二甜、三回味”,其乐无穷。
  有的地区;头道茶为苦茶,用质次的菜叶熬成;二道茶叫“核桃茶”,是将核桃创成薄片,加红塘、烤茶,甘甜爽口;三道茶加蜂蜜和四粒花椒,用苦茶水冲制而成,叫‘蜂蜜茶”。这种茶道同样含有“头苦、二甜、三回味”的意义,饮之余味无穷。白族“三道茶”蕴涵着“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过去是长辈出远门时施行的一种仪礼,后来变为待客的茶俗。

回族盖碗茶
  盖碗茶,在许多民族中都有流行;但回族的“盖碗茶”却与众不同,它不只是茶,茶中还有其他饮品。在回族家中做客,以茶礼为重,来客如是穆斯林,主客互道“色俩目‘,然后请客人上炕入座,接着敬上一碗“盖碗茶”,俗名“三炮台”、“三炮台碗子”.茶碗内除放茶叶外,还要放人冰糖、桂圆、大枣等饮品。味道甘甜,香气四溢。客人一边饮,主人一边斟,别有情趣.这种“盖碗茶”,除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回族中盛行外,在当地的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中也很盛行,成为待客的重要茶俗。

侗族打油茶
  打油茶,是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俗.一天之中,不分早晚,随时都可以制作.油茶待客一更是侗族的重要礼俗。用来制作油茶的原料,主要是:茶叶、大米花、酥黄豆、炒花生、猪下水、葱花、糯米饭等。具体制作方法是:先将煮好的糯米饭晒干,用油爆成米花,再将一把米放进锅里干炒,然后放人茶叶再炒一下,并加人适量的水,开锅后将茶叶滤出放好。待喝油茶时,将事先准备好的米花、炒花生、猪肝、粉肠等放人碗中,将滤好的茶斟人,就是色香味美的油茶了.侗家人喝油茶的规矩是:在侗族地区无论到哪家,请你喝油茶,你不必讲客气,太客气了,是对主人的不尊敬。喝茶时,主人只给你一根筷子,如果你不想再喝时,就将这根筷子架到碗上,主人一看就明白,不会再斟下一碗.如果不是这样,主人就会陪你一直喝下去。贵州的布依族也喜欢喝油菜,制作方法与侗族差异不大,只是不用猪下水等物。

壮族甜茶
  壮族中“甜茶”是他们的传统饮料,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饮茶礼仪.如男青年第一次到女方家相亲时,姑娘必须敬他一杯茶。如果茶中有糖,表示姑娘同意这门亲事,小伙子自然喜出望外;否则,这门亲事就算告吹。

苗族花茶
  苗族喜欢用冬瓜、橙子切成茶片,刻上各种花纹,以白塘和桂花香精制成花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

彝族酸茶
  居住在云南山区的彝族,将茶叶放进灰泥缸中,加盖区紧,经过数月后发酵变酸,称为“酸茶”。
顶端 Posted: 2006-10-21 21:57 | [楼 主]
fz..叶子
特殊贡献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80
发帖: 6512
威望: 6813 点
金钱: 47967 银两
贡献值: 74 点
好评度: 341 点
在线时间:237(小时)
注册时间:2006-09-13
最后登录:2010-08-27




[ 此贴被fz..叶子在2006-11-16 13:02重新编辑 ]
一叶知秋
        风中落叶。。。。。
顶端 Posted: 2006-11-16 12:54 | 1 楼
雨樱落


级别: 秀才
精华: 0
发帖: 111
威望: 151 点
金钱: 8441 银两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13(小时)
注册时间:2006-12-18
最后登录:2007-11-24

不错不错,长见识!
不过搞得我有点想家,好久没喝三道茶啦!
和大人在一起像大人,和小孩在一起像小孩,和狗在一起像狗
顶端 Posted: 2006-12-19 21:33 | 2 楼
落拓居论坛 » 美食天地

Total 0.023535(s) query 6, Time now is:12-23 00:54, Gzip disabled 蜀ICP备11007877号-1
Powered by PHPWind v5.3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