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居论坛 » 谈天说地 » 实话再难也得说
本页主题: 实话再难也得说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aoltuic




级别: 知县(正七品)
精华: 1
发帖: 480
威望: 63 点
金钱: 4408 银两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 点
在线时间:20(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14
最后登录:2011-03-02

实话再难也得说

实话再难也得说
  
  一
   崔永元咬紧牙关说出这句话,“实话实说,再难也得说”,不知包涵了几多感慨与奋争。自从他1995年加盟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6年3月正式主持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以来,节目其实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言必称崔”,这是目前中国谈话节目圈不争的事实。一个主持人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就等同于这个栏目的形象,不管他幕后站的是大师或是寂寂无名的晚生。在评断崔永元最显棱角的主持形象时,有人这样概括:潜藏在冷峻外表下犀利的批判,时常有“不经意”而来的经典妙语,缜密的思维和不动声色的引导,从容自信潇洒的风度,他就是新一代TALKSHOW主持人的最佳诠释。
   可是崔永元坦言,做谈话节目主持做到今天纯属偶然,因为形象不好,他的强项并不在做主持。
   “其实做电视工作,很容易使人浮躁。”他当时的一班同学毕业去了电视台,成天忙忙乎乎的,动笔动脑子搞策划就“不太行”了,因此做记者的崔永元就显出了策划方面的强处。常被邀来客串一下策划和撰稿,后来竟一发不可收,陆陆续续在《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做了许多。比如《焦点访谈》周年时,做了两个特别节目,一个叫《寻找英雄》,由崔策划,另一个叫《在路上》,由崔策划、撰稿;《东方时空》一百期,也是由崔策划和撰稿。
   崔永元第一次做主持是从《东方之子》两周年特别节目开始的,那是1995年5月。“我自己一点信心也没有,原因是自己太惨不忍睹了。”其实那期《东方之子》特别栏目非常成功,也正是后来《实话实说》的雏形。
   1996年底,崔永元的同学时间负责筹办这个大型谈话节目,就想找个个性鲜明的主持人来主持,要求既幽默机智又不能出格,既要自然真诚,又能浅人深出和善于引导。当时的策划人乔艳琳、杨东平、关秀玲搜遍了京城学术圈、新闻界、戏剧界,在150演播室试过十几位包括京城“名侃”在内的各路豪杰,都不尽人意。后来他们又到上海、天津、广东分别试了20多位主持人和学者,又被淘汰出局,无奈之际他们把目光放到了“替补队员”崔永元身上。当编导把这一消息告诉他时,他竟有些不知所措,整整想了一个晚上:实话到底应该怎样实说。开拍那天,他本想和导演聊聊天缓解一下紧张情绪,竟没有一个人坐下来听他讲,熟悉他的人也不相信:崔永元会紧张?
   那天录的是关于拾金不昧是否该得报酬的节目。当他走进演播室时两腿竟微微颤抖,他先讲了一个笑话:美国一家邮局在圣诞节前收到一封写给上帝的信,信是一个农民写的,他哭诉自己的贫困并乞求上帝的帮助。他写道:“我们快饿死了,给我们100美元吧。”邮局的人就好心地凑了100美元寄给那个农民,但邮费花去了30美元。没过几天那农民又来信了,他首先感谢上帝的恩赐,然后又切切叮嘱,希望上帝把钱直接送来,要不邮局那帮坏蛋又该扣他30美元了。
   讲的过程中崔永元一直有些口吃,但故事一讲完,现场一片笑声,他看到摄像师也笑了,一瞬间、崔永元终于找到了自信。节目播出后,四、五十封观众来信评价“自然、轻松、真诚、幽默”。
   现在,崔永元的节目越做越娴熟,谈到怎样把握语言艺术,他对《结婚的钱由谁来出》中的农民孙若华印象颇深。
   在此之前,孙大娘不但没有进过演播室,甚至连电视也没看过。当大屏幕放出孙大娘苦心为儿子娶媳妇盖的5间大瓦房时,崔就问:“孙大妈,这5间大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啊?”其实崔永元是想要孙大妈用自己的语言形容,来得更生动些,不想孙大妈蹦出一句:“你不是都看过吗?你还在里面住过一晚呢!”引得满堂大笑。崔永元认为,这就是民间的智慧,平民性的力量,是任何表演都做不出来的。
   1963年生于天津郊区的崔永元,童年时言语不多,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8岁那年,他被父母放到北京郊区的一所农村小学念书。
   那时候,每逢过年过节都要搞些文艺演出。在一次盛大的演出中,崔永元为自己争得了一个压轴节目的主角――歌舞剧《野营路上》的指导员。
   这个描叙解放军野营拉练的小剧目,使崔永元这班孩子名声大振,并有机会在附近的部队机关巡演。到了他父亲的部队,崔永元作为“指导员”有机会与当政委的父亲握手,尽管是祝贺的、礼节性的,但这父子俩惟一的一次正式握手,崔永元终身铭记。
   上了大学,崔永元说,有许多难以言传的东西,让他一辈子享用不尽。
   那时,他最喜欢上讨论课,这样就可以把话题扯得很远,甚至支离破碎,许多南腔北调的同学围成一团七嘴八舌,是他们的无穷乐趣。
   他的体育老师极富幽默感,一次负重跑,他们为了偷懒,把砖头扔在校门口,回来再装上。待他们大汗淋漓返回时,只见体育老师笑容可掬地坐在砖头上说,怎么样,再来一回吧,同学们!
   最让崔永元他们振奋的是学院有一组校园歌曲,他当时的同学,叶延滨写的《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还被来中国的法国歌星达尼埃尔?吉莎尔,用浪漫的法语演绎得有滋有味:
   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早晨你披着彩霞/傍晚你踏着夕阳……
   1985年7月,崔永元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报》工作;1987年进入《午间半小时》,开始了真正的职业记者生涯。
   他采访的第一个对象是北京做冰糖葫芦的魏希望。魏说话很结巴,为了播音效果,崔永元把多余的字剪掉了。播出时,魏听到自己流畅地讲话,高兴得不得了。
   1987年7月底,崔永元被派到新疆军区采访。在汽车团,崔永元听了一个河南胡子兵的故事。一次车队翻跃冰大坂,因先导司机手生,为了赶时间,经同意,胡子兵开起了先导车。在下坡转弯处,为了不与对面来的地方车相撞,他自己把车开下了悬崖。按部队规定,车毁人亡,他什么都不是,但在节目播出时,崔水元给了他英雄般的称颂。
   崔永元在电台工作了11年,他竟拿了16个奖,两度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一等奖。
  
  二
   1999年9月25日,记者在长沙第十届全国书市上对崔永元有一段精彩的访谈:
   记:你主持的《实话实说》,在形式上与各省市及中央台的其他栏目有什么不同?
   崔:就是它的装饰感非常弱。上了电视就要有装饰感,你要打灯光,要化妆,要换衣服,要用话筒把你的声音扩大,现场有那么多摄像机盯着你,五颜六色,这都是外部环境给你造成的装饰感,你没办法克服它。《实话实说》装饰感相对弱,我们用了许多技术手段把这些装饰感消除了。
   另外,我们追求即兴,对一些电视人来说,会认为这很担风险,他们会在前期准备上,操作上加一些可控的成份,但是这个可控的成份就让谈话失去了鲜活,失去了灵魂。
   还有,我们在平衡参与者的心态上,做了很多文章。比如现在我看别的电视节目,请来的人都要加上“著名”,是著名吗?你说的名不符实,对观众和演员本人都不尊重,也不诚实。可是在《实话实说》的谈话现场,从来没有出现一个“著名”,演员就是演员,学者就是学者,作家就是作家,谁就是谁,不虚饰。我喜欢真真切切、老老实实,没有半点掩饰、修饰。
   记:作为主持人,我觉得你有很朴素、很健康的心理素质,你怎么认为?
   崔:从做这个节目,刚做三期,走在街上被人认出来,就开始被施以恩惠,行以方便,确实体会到了一个人出名以后可以在这个社会上得到很多好处和方便。随着这个节日播出的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大,我知道我内心也有浮躁感,也会有抑制不住自己的时候。所以,我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我时刻想到这种荣誉或者说声誉是怎么来的,我想到我身后的这个媒介,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才认为《实话实说》怎么样怎么样,如果换到市台、县台,可能就是另一码事儿了。所以这个光环不管它多耀眼,很大程度上是这个媒介的光环,不是我个人的,我明白这一点,很理智。
   第二呢,有了这种客观条件,你身上映照了这种光环,你意识到自己很可能浮躁,控制不住自己,就要借助外力,比如我的朋友、老婆,请他们经常提醒我,时刻敲打我。
   还有组里的杨东平、郑也夫也在理论上做我的老师,他们都是过去我没做电视就非常崇敬的人,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学者……和他们比起来,我一钱不值,这个节目成功,组里辅助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有一份功劳。谁来享受这份功劳呢?就是我,就是主持人一个人。打出这份天下,绝对不是我个人孤军奋战的结果,我要是很自负,很骄傲,就对不起这些人。
   记:你是如何走进《实话实说》的?
   崔:我的一个同学叫时间,在中央电视台,要推出《东方时空》,要我去做主持,我回家一照镜子,凭我这模样还能上电视?然后就把白岩松推荐上去了。不想,形象比我还“差”的白岩松,一炮打响,我后悔极了。后来,中央台要推出《实话实说》,还是要白岩松做主持,我坐不住了,就对节目组说:白岩松肯定干不了,我来干吧!
   记:你节目当中追求平民化的轻松风格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吗?
   崔:我觉得这是我眉子里的东西。我小时候身子弱,打架的时候不占上风,所以喜欢打嘴架。
   我们节目从一开始就没想造星,所以大家一直揣平民心态上路,就这么朴朴实实地干,全组都达成了共识。他们从来不会去突出我,包括公共场合,开座谈会什么的,同事都不会有意突出我,拔高我。
   记:在现场有没有让你感到尴尬的时候?
   崔:我第一次面对全场观众感到尴尬的时候,非常难受,觉得给全国的主持人丢了脸,因为他们都没尴尬过,就我―个人这样。后来我仔细想了想,他们都是科班出身,我是半路出家,我不尴尬谁尴尬?东平老师也谆谆教导过我,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是一个正常人,不是因为学问有多高,长相有多好看,地位有多高,或家里有多少积蓄,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平民,你有和他们一样的心态,你们可以平等对话,人家才选你做这件事情。老百姓能犯的错误,你都可以犯,只不过你不能以这个为借口,故意犯错误,掌握这么个尺度就可以了。以后在现场遇到尴尬的时候,我就让自己尴尬一下,也觉得挺好的。
   记:你笑起来为什么总不开心,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崔:我上面有老人,中间有妻子、朋友,下面还有小孩,生活中自然有压力、有负担。(指一靓妹)你看起来很美,是不是在谈恋爱?……所以,我笑起来,不可能像您这样开心,请你愿谅!
   记:现在窦文涛在凤凰卫视主持的《锵锵三人行》很火,你怎么评价?
   崔:窦文涛是我的学生,他的主持风格像我,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他本来就是从我们这里出来的。他做的节目火爆,那是他的努力,也是我的光荣,毕竟后生可畏嘛。
   记:现在有人说你主持的节目没以前好看了,你自己怎么认为?
  崔: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自己,一个是你们。(指着一个观众)你结婚了吗?……没有,那么,我告诉你,初恋和结婚是两种感受!(掌声)。
  
  1999、9、28
  (原载《新生活》杂志1999年创刊号)
  


转自: http://www.icpdf.com
顶端 Posted: 2009-04-22 15:39 | [楼 主]
落拓居论坛 » 谈天说地

Total 0.023043(s) query 5, Time now is:12-23 03:12, Gzip disabled 蜀ICP备11007877号-1
Powered by PHPWind v5.3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