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居论坛 » 谈天说地 » 逮 鱼
haoltuic




级别: 知县(正七品)
精华: 1
发帖: 480
威望: 63 点
金钱: 4408 银两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 点
在线时间:20(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14
最后登录:2011-03-02

逮 鱼

逮 鱼
  
  收了小季,黔中高原的农村开始打起了水田。我们村前的那条小河,沿岸蹲着汽油机,从早到晚地闹着。
  大人们忙着农事,我们就天天坐在小河坎上,看着河水一天天缩下去,盼着那河水早一天被抽干。
  小河是季节性河流,它源于青山水库,流进三岔河。
  那时,小河里的鱼很多,遇到天干的年头,小河就会断了塘陷了底,这是大人们最不愿意的,却是我们最喜欢的。小孩子是体会不了大人们的焦虑的,他们想到的是小河干了,如何逮几条鱼,美美地吃上几回。
  “捞鱼摸虾,饿死全家”,大人们常这样骂孩子。今天哪一塘干,明天哪一段逮鱼,我们都了如指掌。某一处逮鱼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聚起来,看的看,玩的玩。这时,所有的人都忘了忧愁,拿着粪箕、漏兜跳进河里逮鱼。大人们摆出儿时的把式,与娃娃们争起了鱼。看到大人们这样,我们更放肆了,在水里像鱼儿一样串来串去。小河成了乐园,人多鱼更多,笑声,叫声,骂声,水声,混成一片。岩花鱼,鲫壳鱼,红鲤,白飘鱼……。吓得早没了魂,四处奔逃,有的知道没了希望,直接跑进了我们的网里,有的作最后顽抗,钻进岩旯旮里。我们岂能让它从自己的眼皮底下跑掉,把手伸到岩旯旮里,把鱼儿揪出来。逮了大鱼,大人们就夸孩子有“出息”,让我们高兴不已。
  我居住的村子叫“桥头“,桥脚的水最深,老人们说,这里干陷了底,让村里人逮了鱼,龙王爷就发怒了。雨就下几天几夜不会停,一家人都高兴了,大人们说不焦今年的庄稼了,我们说又能抓鱼了。
  小河涨了水,鱼儿又来了。田里,沟里,到处有水,处处有鱼。村里人各自忙开了,大人忙打水田,我们忙抓鱼。
  小河边,田野上,沸腾了。汽油机在闹,牛儿在叫,犁田的男人们在造(骂的意思)。我们好像什么也听不到,心里就惦记着水里的鱼。涨水了,田里,沟里的水总往河里跑,鱼最爱抵花水,朔水而上,尽情戏水,自由自在。快乐里,殊不知一张大网早已向它们铺开,红飘飘、酣包鱼……,一条条地陷进了我们的的粪箕,网兜里;当然,有些鱼儿发现了水中的陷井,就拼命地逃,可是,它们毕竟是弱者,经不住我们的吓唬,就自投落网了。捞鱼的时候太快乐了,当回家的时候,总有一种莫明的恐惧,母亲会拿着“荷麻”(一种长着毛毛刺的植物,刺着人会起红疙瘩)在门口等着。屁股最受气,每一次都要起些许大红疙瘩。母亲骂着问我们还敢不敢去,我们一边哇哇大哭,一边大叫,不敢了,不敢了……。我们说了多少次不去了,哭得天都摇了起来,母亲才停下来。
  我们还是不长记性,擦干眼泪,就忘记了疼痛,再涨大水的时候,我们还是让鱼儿诱去了。
  在河沟里逮到的鱼儿都很小,晚上,我们把它放在铁锅里蹲在火上炕干,做菜时,随便收拾一下,放在辣椒油汤里,那一顿饭都要多吃几碗。
  儿时的思想是单纯的,我们没有去想大人们的善变,也从来不怨谁,挨打时就哭,受夸时就得意。
  吃鱼没有捞鱼欢。小学毕业后,捞鱼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我离开家到外求学,后来又把家安在了城里,鱼常吃,就是再也没有逮过鱼。
  回家的时候,总会到一起逮过鱼的伙伴家去玩玩,大家都到了而立之年,我们常摆起当年的往事,提起捞鱼,他们总叹气,说小河也受了污染,鱼少了。
  睡在钢筋混凝土里,我总爱做梦,梦里能到小河里逮鱼。
  
  爆炒玉米花
  
  冬天,鱼儿躲到了水底,小河静下来了,山村显得格外静谧。
  大人们围坐在柴火旁摆白,小孩子们也耐不住嘴闲着,总是找些包谷子在柴灰里炮着。姐姐打猪草回来,她不知在哪里弄了些沙,我知道这是用来爆炒玉米花的。就非常听姐姐的话,帮她爬到炕笆上,扭下糯包谷,晚上,就缠着母亲给我们爆炒玉米花吃。
  夜里,我们也没告诉什么人,家里竟来了许多人串门。有姐姐的朋友,也有我的伙伴,我知道这些人来玩的目的,心里想着玉米花,口里念着玉米花。大伙坐在格兜火边,都尽说些吃的,让人不禁吞口水。
  母亲把沙放在沙锅里,抬到煤火上,等沙热了,就把包谷放到沙里,拿起包谷糊不停地在沙锅里搅拌。受热膨胀的包谷噼噼啪啪地爆起来,我们就跑到煤灶边去看,母亲说,一个个小谗鬼,快出去吧,怕包谷爆来炸着你们。母亲拿筛子盖住沙锅,任包谷在沙锅里爆着,听着噼噼啪啪的爆破声,我们巴不得母亲快一点儿启锅,好让我们尝到那种美味。
  一会儿,母亲把沙与玉米花倒进筛子里,在沙锅上筛几下,沙漏进了锅里,露出了朵朵玉米花。母亲说,玉米花太烫,让我们等它冷了再吃。早就等不及的我们不管它烫否,抓起就往嘴里放,有的被烫得直喝嘴,但还是不住移动嘴皮咯嚓咯嚓地爵着。
  用沙爆炒出来的玉米花,大部份都不开“花”的,我们称之为“哑巴豆”。吃了这种玉米花,不仅口渴,还爱放屁。即使这样,要是那一个人兜里装上,就有许多人去巴结他。
  要吃上真正的玉米花,是用爆炒玉米花锅爆炒出来的。乡村的冬天,爆炒玉米花成了每个村子的风景,孩子们因为有了这道风景,多了笑声,少了哭声。
  寒冷的冬季,爆炒玉米花的匠人就挑着他们的锅与箩筐走村串寨,走到哪里,就要住上两三天。我们的寨子就常有这样的人光临,他是我们最欢迎的人。他来了,我们就有了玩头,有了吃处;他走了,我们就盼呀盼呀,天黑盼到了天亮。
  爆炒玉米花是要钱的,一角钱才能炒一锅,还要五分钱的糖精。我家现在的新房子,原来是村里人常在此玩耍的地方,爆炒玉米花的人经常在这里生起火,安上箩筐,架起锅,炒起玉米花来。
  村里有人来爆炒玉米花,这里的撮箕、口袋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那时,大人们最心疼那一毛五分钱了。爆玉米花时,一群孩子就整天守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玉米在锅里转,口水就在自己嘴里转,等那匠人提着锅在箩筐上一踩,轰的一声,少许的玉米花从空中飘落,落到了地上,粘了泥,我们争抢着吃。吃完了手中的,下一锅还没熟,就看着,等着。看到有的人把那糖精倒进锅里,就用舌头添纸了,看到他们那美样,我又吞起了口水,实在熬不住,与父母做气,他们拗不过我,就答应了,那高兴劲像是得了天上的星星。
  吃着“哑巴豆”,玉米花,我们走过了童年的冬天。
  
  做粑粑
  
  腊月的农村,家家户户就热闹起来。正月忌头,腊月忌尾,一年的艰辛,一年的悲欢离合,再有什么的不快,都告了一个段落,一家人显示出无比的团结与愉快。
  快过年了,准备年货是人们最关心的事,给小孩买衣服等是我们最喜欢的,然而,做糍粑更是忘不了。
  农民,半年辛苦半年甜,收获了,是庆贺的时候了。糍粑,是我们黔中人美食。五月初五,九月重阳,十月初一,打糍粑;某家取媳妇“发八字送日子”,打花粑粑;过年了,做粑粑是最隆重的。
  大米粑,玉米粑,高粱粑,小米粑,那一家都做。
  做粑粑,每一道工细,各不相同,都很繁杂。玉米,高粱,都要用石磨推细,用筛子筛,蒸子蒸,石碓舂,有包谷米的,有包谷面的;糯米与饭米磨成面,蒸熟,倒入木筐中,筑好,做成高粑;小米直接蒸熟好,石碓舂,色黄,精细,让人食欲大开。从腊月中旬始,到二十好几结束,走到那一家,这是最好的待人礼物。要是那一个人,人家才拿出来吃。柴火边,烧一块,清甜,可口。
  那年月,每一家都有好多人,到了春节,玉米花,粑粑成了人们最好的零食。我家有六姊妹,八口人,每年都做粑粑,母亲说,大人不吃娃娃吃,舍口舍嘴的不好。每年做粑粑,都做上百斤粮食,一个多星期才能做好,在水里泡了几个月,第二年三四月间才能吃完。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人们全都守着自己的祖屋和土地。我家有一个石碓,舂粑粑时,父亲,母亲,姐姐,弟弟,全家人齐上阵,按长幼排着舂碓,有说有笑,热闹至极。记得母亲说过:“这样子,比吃什么都香啊!”
  粑粑年年做,可味一年比不了一年。我们长大了,离开了家,父母变老了,留在了家。春节又要来的时候,母亲总是要把老屋里的石碓洗得干干净净,盼着哪一天我们姐弟六人都到齐了,再舂一碓粑粑吃着过年。
  


转自: http://www.chinadatasheet.com
顶端 Posted: 2009-03-18 18:39 | [楼 主]
落拓居论坛 » 谈天说地

Total 0.035911(s) query 5, Time now is:12-23 08:32, Gzip disabled 蜀ICP备11007877号-1
Powered by PHPWind v5.3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