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居论坛 » 情感长廊 » 桂林三题
本页主题: 桂林三题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0000ic




级别: 学政(正八品)
精华: 1
发帖: 232
威望: 3 点
金钱: 1186 银两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 点
在线时间:19(小时)
注册时间:2009-07-01
最后登录:2009-11-21

桂林三题

桂林三题
  幼小的时候,桂林这个名词在我脑海这块近乎空白的版图上就狠狠地刻了几笔,并且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她让我经常莫名其妙地怀念、向往、赞叹,尽管是看到一些零碎的图片。然而始终没有机会踏上这片乐土,今年暑期,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这个神话般的梦境里。
  桂林的山
  当我从舒适的火车中跳上桂林,不凑巧,正是夜晚十点多钟,连日来从图片中扑捉到的那些美景还没来得急散尽,一辆大巴将我们东拐西拐接到宾馆里住了下来。我不等驱赶旅途的劳累,就急忙打开窗户想看一看这个人间仙境的真实面貌,可是窗外,除了黑糊糊的天空,再就是和其他城市大同小异的夜景了。
  我疲倦的躺在了床上。
  第二天早晨,用过早餐,我们便直奔象鼻山。从介绍看,桂林将象鼻山作为其城徽的象征。可见无论从历史、位置等各方面都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
  桂林是一个漂亮而精致的城市,形式各异的中西式建筑错落有致的镶嵌在大道旁、漓江边山脚下,各自展示着她们迷人的风姿。洁如明镜的江水,满载着蓝天白云、湖光山色在向我们微笑。夏日的晨光早早起来在街道的各个角落游走。道路两旁的桂树在向我们招手致意。桂林之所以叫桂林,也可能是因为这里的桂树多的原因吧。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看到这里的桂花盛开,那就更闻不到桂花的香气了。据说,过去的桂林,就象一个漂亮的姑娘穿了身破烂的衣服,现在看来,她已打扮入时了。
  汽车转了几个小弯,将我们带到了象鼻山公园门口。远远望去,象鼻山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吸饮江水。我心想,难怪桂林人民将她作为城徽,你看她那神奇劲,就可想而知了。
  进了山门,越过浮桥,我们来到象山脚下。我仔细瞧了瞧,清凌凌的漓江和桃花江将这坐孤零零的山峰浮了起来,特别是在鼻腿之间天然形成了一个洞,恰似一轮临水皓月,悬于江面,继而又倏忽间掉入江中。山上的翠绿好象也跟着掉进了江里。那些绿走进了月宫,变为一棵棵桂树。吴刚看见有客人来,捧出了他珍藏多年的桂花酒。美丽嫦娥仙子静卧在桂树下,显得是那么的安详,那么的迷人。天是那样的蓝,白云从眼前溜过,我一点觉察都没有。不是几个同伴邀我走,我的遐想,我的眼光怎么也从江水里打捞不出。月亮,这个人类心灵上的知己,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一刻也离不了,虽然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可太阳还有炎酷、寒凉之时。然而,月亮却总是那么清幽,那么迷人,那么朦胧,那么富于神韵,那么令人向往。这时,我忽然想起晚唐诗人李煜的一首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我的心中有种凉凉的快意。
  离开了象鼻山景区,我们冒着酷暑,急忙赶到了伏波山,坐在伏波回廊,心才静了下来。
  我仰望山景,她象是从另一个星球飞来的一块硕大的巨石站在漓江岸边,注视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可以看得出来,生活在当今这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在极尽办法把这种陌生向往的气息要多带回一些到家。流水、怪石、大山、花朵、古藤、野草一一走进了镜框,走进了你的卧室、客厅、办公室及周围可以利用的空间。其目的是用这些最原始朴拙的气息以减轻你生活、工作、学习的压力。而事实上,当你在层楼中穿梭、在办公室里工作的时候,这些最原始朴拙的气息早被那些忙碌的身影给忘得一干二净。
  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够永远保留住这些最原始朴拙的气息。
  岸边的一朵野花轻轻地掉进了漓江,将本来在这里稍能安静一会的江水荡起一层层小小的浪花,水里人工养的各种观赏鱼在无犹无虑的到处乱窜。我的心随着波澜漾了漾……
  坐在这儿瞎想了一会,抬头望了望,著名书法家楚图南书“伏波晚棹”的几个大字将我吸引了过去。据说此山以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经此而得名。看样子这里的晚景是最美的了,如果再加上一叶扁舟,邀几个朋友,携一壶酒与几碟小菜,并不亚于苏东坡游赤壁。
  我陷入到美好的遐想之中。
  伏波山最有意思的看处要数还珠洞。很早以前,还珠洞只有一个东口,临江东向,唯有泛舟而进。此洞有各种传说:“一说汉伏波将军在此试剑,故以伏波名岩;一说有老龙在洞中玩珠,称玩珠洞;或说马援南征,载薏苡归,龙王疑为珠,风浪大作,尽倾于此乃至,所以叫还珠洞。现在南边新开了洞口,大大方便了游客。当我钻进洞时,一股清凉之气向我袭来,将我连日来身上带的暑热一扫而光,我顿觉心旷神怡。洞内的唐人造像、宋代题刻,既历历在目,又好象离我们很远很远。而那些造像,让我无言以对,那些壁刻让我无地自容。我愈来愈感觉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委琐、多情、浮躁、轻佻、妄自尊大。虽然如此,脱不了俗的我还要摆出一副怡然自乐的神态来和大自然拥抱。
  洞内最有名的要数试剑石和千佛岩了。
   试剑石在伏波山还珠洞中,据明《赤雅》载:“其最奇者,有石悬空而下,状若浮柱,去地一线不合。闻昔有神人名揭谛者,试剑于此。”清金《广西通志》说,“洞中踞石有巨人迹,宛如刻纹。又紫白二蛇,蜿蜒相向,存浮石络其项,大似老龙戏珠。” 关于试剑石,有种种传说,也有说是马援试剑造成的。对于石头,无论是达官贵人,或者儒雅之士、凡客俗子都有独衷的爱好,特别是一些奇石、怪石、巨石。我想无外乎这几种情况:一是石头无言,它把一些话象智者一样深藏在心里永远不说出来。而不象有些人,不是急于表达就是每说一句话都要思前想后。二是它经的事多,看的人多,所以知道的事情就多了。再之就是石头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我们走后还会有一拨拨自以为在生活中找到真谛的人来观赏。我们走了,他们来了,而这些石头就用它的如金的沉默一次次回答这些各式各样的人群。
  我不知道伏波山这坐巨石此时此刻在想着什么。
  沿洞内拾级盘旋而上就是千佛岩,共3层。顶层刻有佛像36龛239尊,说“千佛”是极言其多之意,这里的造像,多为晚唐作品,面目清癯,体态温和,服饰简朴,刻工精细,是宝贵的佛教艺术杰作,有很高的鉴赏和研究价值。在千万游客中,我是难以免俗的一个。在这佛光和香气包裹的世界里,我想走出人生的樊篱却又一次次让自身的俗骨深陷其中。刹那间,一种人生的宿命和悲凉浸遍了我的全身,使我显得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我怎敢踏进这个永恒大智的地界。
  在还珠洞里,整整钻了一个上午,我的身心终于清凉了下来。
  桂林还有一个最热的看点,她位于市区东北部,滨临漓江。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无论如何也要去看一看。
  那就是叠彩山了。
  汽车沿着漓江缓缓行走,最好的地理位置不是被商场、宾馆占有,就要数那些高级别墅了。看样子富人很会生活,在这里选个住处,那可是人间仙境了。
  不一会儿,我们的车子在路两旁桂树的丛拥下走进了叠彩山景区。
  这儿是桂树的天下,不知是人为的安排还是自然的形成,在山之陬,水之湄,路之旁生出了一棵棵桂树,有老的,有幼的,也有中年的。她们相互间有的相依相偎;有的相互搀扶。也不知是什么机缘,有时在树旁生出一根野藤,条蔓柔韧,一下子就将树缠了起来。树长,藤也长。树分杈,藤也分杈。树和藤切切地纠结一起,紧紧地撕抱着,彼此别无选择。树干变粗,藤条也变粗。有时藤条长进了树里,有时树干也长进了藤条里,肌理相连,支脉相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她们年轮的交合已经不可分离了。这可能就是树木之间的一场生死恋吧。相互依存就是一切,灵肉交合就是意义,无所谓苦,无所谓乐,苦乐都成了庸俗的概念。
  树都如此,何况我们人呢?
  几丛桂树和藤蔓将一个仿古建筑的门洞缠绕得严严实实,当住了我的去路。我抬头看了看,门洞上方有"叠彩山"隶字横额,两侧悬挂"到清凉境,生欢喜心"的楹联。
  我的心又一次感觉到一股凉凉的快意。
  沿着山路高高低低盘旋而上,经过景风阁,来到了叠彩亭。叠彩亭是一个四角、平顶、单层、绿瓦、红柱,呈十字形仿古建筑。正面悬挂着著名书法家王遐举所书"叠彩山"的匾额。站在叠彩亭极目四望,明月腾辉,仙鹤起舞,于越隐翠,恍惚间进入到人间仙境。
  稍作休息,我们拾级而上,沿途景色迷人。黄红各色的石头,层层叠叠,嶙嶙峋峋,竖在天地间。石上不长草,不生苔,连尘埃也难以沾上。偶然一道狭缝,如微闭之佛眼,缝里桂树丛生,草藤青黛,似睫毛。看来唐元稹之侄元晦《叠彩山记》中 “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故以为名。”的描述是再恰当不过了。
  山道不得不拐个弧形的弯,因为一棵树。
  此树干粗,上分五枝,呈扇面状岔开。枝头有掌形叶,我叫不出名字。山风掠过,树叶哗哗作响,似乎向我们打招呼,我悟不出她在向我们说什么。枝头落有两只黄鸟,叽喳叽喳在对唱,我也悟不出她们在唱什么。可能是古代越语吧。一朵白云,半透明的,悠悠然飘近树,温存一番,向山顶悠悠然飘去。
  我们紧随白云终于登上了山顶,来到了拿云亭。
  这里是眺望桂林城全景的最佳处。漓江弯弯斜斜,如美女的腰姿,似微风中舞动的蓝色飘带,从一坐山的左
顶端 Posted: 2009-09-18 17:52 | [楼 主]
落拓居论坛 » 情感长廊

Total 0.029347(s) query 5, Time now is:12-22 17:08, Gzip disabled 蜀ICP备11007877号-1
Powered by PHPWind v5.3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