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历史上扬州曾经是一座非常发达的商贸城市、通商口岸和交通枢纽。“腰缠万贯骑鹤上扬州”中的扬州虽然指的是当时的建业(南京),倒也道出了扬州的巨大诱惑。但是,清朝后期盐法改革后“无可奈何花落去”,扬州逐步衰败。到上世纪40年代,人口由康乾盛世的50万减至8万。
目前扬州的主要景点包括著名的乾隆水上游览线;古运河景区和古城区;湖上园林瘦西湖和千年古刹大明寺;何园、个园、唐城遗址等。
护城河畔有小苎萝村遗址,据说该村曾出了个绝代美女,故以西施故里苎萝村称之。美女早不见,只有一个最近立的石碑来招揽游人。
离小苎萝村不远有个专为乾隆皇帝游扬州建的御码头,离码头不远就是当时的国宾馆天宁寺。因为皇帝的脚下不能有任何障碍,因此御码头的“码”去掉了石字旁。乾隆皇帝曾题:“小艇沿流画浆轻,鹿园钟磬有余音。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
幽静的小秦淮河,将扬州新老城区一分为二,东边的老城和西边的新城。老城划为保护区内的老房子保存完好,诉说着扬州过去的繁华:“画鼓清萧估客舟,朱竿翠幔酒家楼。城西高屋如鳞起,依旧淮南第一州。”(吴师道)
东园门是江泽民同志重游故居时重建,故称江宅门,门内是过去盐商居住的豪宅。江泽民同志的叔叔是专门为盐商看病的医生,因此也得以在此居住。那时普通百姓是不能随意出入的。
老城保护区外的旧房子正在拆迁,展示扬州正在经历的巨大变迁和由此引发的矛盾与冲突。真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说起扬州,就不能不提运河。悠悠运河水,记载了多少悲欢离合与恩怨情仇。“汴水留,泗水留。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时方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
扬州最出名的景点非瘦西湖莫属。除了乾隆皇帝以外,许多名人雅士都曾在此饮酒赋诗,寻欢作乐,留下了许多传世佳句。“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萧。”(惺庵居士)
传说隋炀帝下扬州时,此桥上有24个美女吹箫,故称二十四桥并有“二十四桥扬州梦”之说。杜牧曾赋:“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春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瘦西湖北蜀岗上有座千年古刹大明寺,寺内有座栖灵塔。李白等许多名人都曾登塔赋诗。“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刘禹锡)
扬州到了近代败落了,以致大家一提起扬州就只知道扬州的三把刀(厨刀,理发刀和修脚刀),这不能不说是这座古城的悲哀。
“曲士守文墨,达人随性情。茫茫竟同尽,冉冉将何营。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名。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 (权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