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这个电视节目自开播以来就深受观众朋友的欢迎.易中天先生的笑品三国系列也深受人们的
喜爱.在大学生中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作为研究历史的学者,当然要比一般人知道得多得多,除了熟知对历史
看法的"民间意见"和"时代意见"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挖掘出更多的历史真相.易中天先生以其魅力四射的
口才,从容不迫的举止,雍容大方的气度,恰入其分的幽默征服了许多的听众.以至近来掀起了一股股"易中
天热".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手稿也被拍卖出百万元的天价.尽管易中天先生也只是一家之言,尽管要了解历
史还得自己多看典籍,易中天先生毕竟是在中央电视台谈历史.因此,有必要给易中天先生一些讦难,要不然
大家岂不将他奉若神明,若他所说的没有道理岂不贻误了听众.小可不才,听易中天先生讲授三国觉得颇不
以为然.所以搞些恶作剧,算是给易中天先生一点压力.哪位如果是易中天先生的粉丝,且先压住火气,算是
给我这个不知量力的家伙一点面子.待看完之好来讨伐我也不迟.
第一篇 品易中天品三国之三顾茅庐
在这一集里,易中天先生先是引出《魏略》和《九州春秋》里的诸葛亮去找刘备的这种非主流的说法
,接着便引出赞成此说的刘啸先生的三点分析,之后,再结合自己的分析,表明了自己的折中看法.不过,从
易中天先生的语气和话稿来看,易中天先生表白自己的观点只是抱着"不凡说说"的态度.在这个问题上他还
是有矛盾的一面.不过,我相信,他本人私下是比较相信刘备去找诸葛亮的观点,然而,在讲坛之上,却是
不能随意的下结论。所以,他始终没有给人满意的答案,最后他只说:“ 其实,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际
遇,是刘备‘三顾茅庐’,还是诸葛亮‘登门自荐’,以及刘备是否去了三次,见了三次,谈了三次,都
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谈了什么。无疑,如果他们真的谈了多次,我们现在是不可能完全和准确地知道其
内容了。”当然,易中天先生也有可能还有许多的佐证,只是,讲坛之上,时间比较少,只能选一些比较
重要的来讲。至于,他对自己的观点是不是有十足的自信力从而给这个问题下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比较让
人怀疑.这并不是说他的历史研究还不够深入,也不是说他学识不够渊博,三国历史历代都有许多人研究
,至今还有许多争议的事实,可见,要给一个历史事件下结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
,有其严肃的一面.专家也毕竟是专家,弄清历史真相是他们的工作.即使认识该历史面目的客观条件还不
具备,他们仍然要做主观上的努力。许多理论的创立并不是要等待客观条件完全具备之后才得以创立,而
是通过苦苦思索利用少数事实来得出结论。况且,三国历史的史料还是比较丰富的,关键是看怎样把它利
用起来。尽管各种书籍的记载有较大差别,但必定有最接近史实的一种记载。要得出一个正确的历史结论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看怎样分析问题,正如一个物理学家要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对现象必须正确分
析。如果分析得当,即便是外行,也能得出比内行要高明得多的结论。我们看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个故事就
不难理解,那些儒生个个也是饱学之士,天下的问题大家也有目共睹,然而,分析起问题来却和诸葛亮高
下相去甚远。可见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是否得当呢?先不忙下结论,看看易
中天先生的分析。
易中天先生先是拿出了主流观点和非主流观点,接着便先引出刘萧先生的分析,“刘啸先生认为,许
多人只看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一面,没看到诸葛亮其实更需要刘备。第一,诸葛亮是一定会要出山的,而
刘备则是他最愿意选择的老板。如果一定要等刘备三顾茅庐才肯出山,岂非等于说:‘你刘备不来请我三
次,我这辈子就在南阳耕地算了。’这是不通的。第二,刘备虽然急需人才,但在遇到诸葛亮以前,他需
要的是一群人,即一群“贤臣”,并不一定非得是谁不可;而诸葛亮需要的却是一个人,即一个‘明君’
,那就是刘备。诸葛亮的选择余地更小,甚至别无选择。第三,以诸葛亮之敏锐,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
发现他早。既然机会对于他只有一次,他又岂肯在隆中坐等‘三顾’?何况当时形势急如燃眉,哪里还有
在隆中摆架子的时间?因此刘啸先生说,三顾茅庐的逻辑结论‘实在叫人难以接受’。”易中天先生认为
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否认《出师表》和《三国志》的记载。所以,最后得到一个折中的答案,“
就只有一种可能,即两种说法都是事实,而且“登门自荐”在前,‘三顾茅庐’在后。也就是说,诸葛亮
先去找刘备,刘备也接受了他的建议,但仍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于是诸葛亮就又回去了。等到刘备意
识到诸葛亮的价值时,只好亲自出马,三顾茅庐,重新把诸葛亮请了出来。正因为有前面的那个曲折,这
才需要亲自出马,也才需要‘三顾’而不是‘一顾’。”显然,易中天本人对这个观点没有多大的信心。
所以,后面又补充了一句,“这可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说法,但这个猜想是不是太大胆了一点呢?”先暂
且把易中天的观点搁一搁来分析一下刘萧先生的分析。首先,刘萧先生在说第一点的时候就犯了一个错误
,即先入为主地把既成的历史事实和个人的主观意志画上等号.诸葛亮有才,也希望有人能尽其才,但不能就
此说诸葛亮“一定要出山”,如果要这么说,一定得拿出充分的证据,否则,便带有明显的唯心色彩.刘啸
先生仅凭自己主观的心理推断“你刘备不来请我三次,我这辈子就在南阳耕地算了。”就一口咬定诸葛亮
必定出山.这个叫个人心理势利说,把这种说法用在诸葛亮这种这么重要的人物身上显然主观性太强。第
二点,刘萧先生认为刘备要的是一群人才,而诸葛亮要的只是一个贤君。因而,诸葛亮的选择余地很小,
甚至别无选择。这话缺少缜密,不够准确.刘备当然需要一群人才,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问题之一,
刘备对人才的认识很高明吗?刘备漂泊半生仍然寄居人下,不能说他不是英雄,但总不能说他身边有什么
像样的人才吧。刘备对人才的认识恐怕也是和他的年龄一样逐渐提高的吧.刘备到荆州后,个人作风自然和
刘表不同,刘备不仅仁义爱民,而且是表现出一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样子.荆襄之地人才无形之中就会把
刘备和刘表拿来对比,相比之下,心向刘备的人自然是与日增多.然而,哪里有几个真正的人才去登门自荐,
大家说归说,你刘备要一群人才还得一个一个请. 问题之二,刘备需要人才,但更需要张良,姜尚那样
的大才。一般的人才是比较好找的,但大才却是凤毛麟角,如果刘备认识到这一点,且相信孔明有大才,他还
会沉住气吗?刘啸先生所言,几率就像一个简单的画线,左边只是一个刘备,右边有诸葛亮、甲、乙、丙、丁
等人才,刘备可以有很多条线可以连,而诸葛亮只有一条线.这叫机械论.刘备哪有这么便宜.诸葛亮也不会
有那么低的几率.第三点,说诸葛亮“岂肯在隆中坐等‘三顾’?”,这其实是以己心度孔明之腹,言下
之意就是说,如果我是诸葛亮我怎么会坐等三顾呢。却不知道自己和诸葛亮差了许多。又说,“形势急如
燃眉,哪里还有在隆中摆架子的时间”此为做隐者乃为将来出山之说。虽然古往近来,不少人做隐者是为
抬高自己的身价。但凭什么就能说诸葛亮是这样的人呢。形势虽然危机,但为什么诸葛亮就要这么心急呢
。况且,像诸葛亮那样人难道还看不出中原逐鹿,鹿死谁手那样的政治形势。天下大势尽在掌握,胸中韬
略必然随时势而变,这种人恐怕不会那么心急。现在,我们再来看易中天的分析,易中天认为,《魏略》
和《九州春秋》必然有所依据,刘萧先生的分析也比较“合理”,而《出师表》和《三国志》又不可否认
,所以,“就只有一种可能,即两种说法都是事实。”于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易中
天先生的观点,首先,易中天教授无形中已把《魏略》和《九州春秋》与《出师表》和寿志裴注摆在同一
个地位。这不能说有什么可取之处。其二,把故事说得更加复杂,同时也降低了诸葛亮的魅力。他认为,
诸葛亮先去找刘备,刘备未给于足够的重视,那么,是不是诸葛亮的口才不够好?显然不会。是不是诸葛
亮的议论 没有切中要害,想想诸葛亮才气应该不至于此。接着说,等刘备意识到诸葛亮是一个人才后,
只好亲自出马,所以要“三顾”而不是“一顾”。如果按此说,第一,一定程度上反映刘备是一个坐等人
才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夸大了刘备的影响力。想想刘备是何等人,连曹操这样的人仍然要到处访求人
才,有人来访,鞋都来不及穿就出来迎接。他有什么架子好摆的。刘备这一点应当有自知之明。第二,反
过来说诸葛亮要刘备三顾而不是一顾乃是因为有前嫌。如果说诸葛亮确实很想见用,那么,因前嫌而要三
顾岂不是有些做作。诸葛亮的气量未免给说得太小了点吧。第三,假如此说可信,那么,《魏略》和《九
州春秋》也会持此说。鱼豢和司马彪在引用史料时必然也会看到刘备找诸葛亮的记载。而《魏略》和《九
州春秋》却说诸葛亮找刘备,这必然是对同一个现象的不同看法。《魏略》和《九州春秋》与《三国志》
的作者难道都会那么片面?
易中天先生为了稳当,他又提出一个问题,说是刘备在荆州呆了六七年,不可能不知道对方,这一
点猜测是合理的,想刘备乃当今英雄,而诸葛亮又常常自比管仲乐毅,且也是小有名气,和荆州刘表又有
亲戚关系,怎会不知道。但是,易中天先生在分析诸葛亮的心理时,却说诸葛亮也“有些心理障碍”,说
是刘关张的关系过于密切,小圈子具有排它性,诸葛亮很难插足。这不能说是什么高明的见地。刘关张外
拖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情。当然不是一般的关系,但是如果说关张二人不容刘备对他人好,岂不可笑。况
且关张二人乃是将才,诸葛亮是政治家和军事家,两者是互需的关系。对刘备都是必不可少。诸葛亮希望
得到重用也不是要刘备吃饭睡觉都陪着他.关张二人皆愿刘备能够成大事。怎会这样小肚鸡肠,即便开始
有些怨言,稍经点化也就无事。诸葛亮这样有雄才大略的人难道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而且,难道诸葛亮要
事刘备就不能容下关张。那他的气量未免太狭小,他的见识未免太短浅了吧 。易中天先生还把问题归因
与年龄,他认为,刘备四十六,诸葛亮二十七,刘备找诸葛亮心理有些不平衡。如果刘备把年龄看作是一
个问题,那么刘备本身就有大问题,刘备是什么样的英雄,此人有英雄之魂,却没有什么才能。就像是刘
邦,非得靠别人帮他打天下不可,如果刘备不能用人,那他便很难成大事。荆州失守后,蜀国开始逐渐走向衰弱,这和刘备本人关系是很大的。刘备想必也有自知之明,这一
点不会一点都不清楚。如果刘备身边尽是些老太龙钟之人,那他所谓爱才岂不徒有虚名。况且,江东周瑜
不也是很年轻就得到重用。曹操谋士郭奉孝虽比众谋士年龄小,曹操也没有轻视他。这等道理刘备难道还
不明。即便他有这样的顾忌,也不可能几年来都抱着一个想法而无动于衷。乱世英雄往往都有几分变通的
能力。 说刘备怀疑诸葛亮的才能是有可能的,但是,说刘备 因 年龄之故而坐等六七年是难以置信的。
我认为事实应当是这样:刘备并不是一来荆州就知道诸葛亮,而是过几年后才听说诸葛亮这个人,
刘备并不是一听到诸葛亮的名声就去请.而是许多重要的人推荐之后才去请的。诸葛亮并没有先主动去见
刘备.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刘备对人才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刚来荆州还不知道"天下奇才尽在荆
襄之地",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才,什么叫小才. 需要有人给他开导开导.二,诸葛亮也
是一个逐渐成长起来的诸葛亮.他的名气也是逐步提高起来的.三,刘备出来荆州,偏安一隅,身边的一些人
勉强都够用,没有把求贤作为第一紧要事来做.四,凡事还要有一定的机遇.五,诸葛亮出山之前还非常年轻
还要忙于访师求学,读书种田.六,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心气自然比较高,不是一般的人肯辅佐的,也不是那
种毛遂自荐的类型.七,从诸葛亮的座右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可以看出诸葛亮并不是急着
想出山的那种人.八,诸葛亮的生活比较恬淡,他绝非那种跟荆州官场有什么瓜葛的人,虽然他和刘表有亲戚
关系,但自己既已隐居,且有自己的很好的小圈子,没什么理由搭上荆州的关系网.况且,刘表不图进取,贤
人不能近,佞人不能去,根本没什么作为。诸葛亮犯不着和他勾勾搭搭,和他身边的人也不会亲热到哪里
去。若是如此,诸葛亮即便去过荆州见过刘备的机率也是零。九,诸葛亮和朋友纵论天下的时候必然谈到
刘备,谈到刘备就会谈到他的过去,他的未来,心底自然就为这位落魄英雄出谋划策,隆中对就是思考的结晶
.刘备去请诸葛亮之前,诸葛亮恐怕早已成熟在胸.十,<<出师表>>和《三国志》的记载最具有可靠性.十一
,陈寿记载的只是一个刘备去找诸葛亮的这个事件,至于刘备是否早就听说过诸葛亮却是无法记载,只能
靠推断。如果诸葛亮去见刘备,这有可能不被人知晓,但魏人鱼豢都能知道,没有理由蜀国的陈寿会不知
道。以他的严谨知道后必会记载。况且,《魏略》乃是私撰,写书的条件肯定差一些。以上便是我的一点
见识。不过,这也仅是一家之言。有什么不当的地方,还望不吝赐教。
下面我接着说,但愿各位不要感到头疼。许多人研究了三国的历史之后,往往喜欢把《三国演义》拿
来泼凉水,觉得里面的故事太过夸张。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易中天先生就认为,罗贯中在三顾茅
庐这个故事里处处漏出马脚。让人一眼就看刘备的奇遇和巧遇是诸葛亮的安排。我们不凡来讨论一下这个
问题,看看罗贯中写三顾是不是太过了些,我们讨论的前提是假设刘备确实是“凡三往,乃见。”。据〈
〈三国演义〉〉的描述,诸葛亮隐居隆中,影响确实不小,已经算是一个中心人物。先来说说诸葛亮的为
人。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这还只是给人的外表印象。事
实上,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谦虚好学的人,人品也不错。他才思敏捷,常常善于巧思妙想,我们看看他发明
的连弩,实际上已经相当于现代的半自动步枪。还有他的木牛流马也是很好的运输工具。说话和 做文章
都有相当的水平.虽然,他不是一个文学家,但读读他的<<出师表>>,就可见一斑.同时,又很勤劳,想想他"
躬耕于南阳",必然也是紧密联系百姓,这样的人上达天子,下及庶民.有三顾茅庐中描述的影响力也没什么
大不了的.三顾茅庐中刘备遇到到农夫唱孔明先生作的歌,也是很正常的事.在那个时候,天下大乱,荆襄之
地的人民算是比较太平和富足的了。 诸葛亮懂得一点音律,劳作之余消遣消遣也是在人情之内.而农夫当
然是比较尊重知识分子的.特别是像诸葛亮那样的自己在田里劳动的知识分子.唱唱他作的歌有何不可. 至
于,刘备遇到孔明密友,皆是与众不同之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诸葛亮既有高才,他的密友想必也有过人之
处.再者,他们都是隐者,隐者具有书上所描绘的那样也是可信的.还有那个童子与刘备的对话,也没有什么
大不了的.而事实上,刘备三顾茅庐可能根本碰不上这些人.但是,没有发生并不是没有可能,历史是在可能
中前进的.罗贯中把这些人都安排在三顾茅庐里,也就是把这些可能都说成了事实.就是要突出诸葛亮,这是
小说常用的手法.诸葛亮本人并没有什么错.易中天先生把三顾说成是市场营销策略,实在是大有损罗贯中
的本意.
易中天还认为《三国演义》里的“元直回马荐诸葛”是“想帮诸葛亮的抬价,结果却是给他的身上
摸黑”。他分析到,徐庶没有早荐诸葛,是因为诸葛亮还不肯出山,而诸葛亮又是“每每自比管仲,乐毅
”的人,徐庶走的时候去荐诸葛亮,乃是出于好心,却反而被诸葛亮狠狠批评了一下,诸葛亮是不是有些
太矫情了些。这样分析虽然有点合乎情理,但却不够客观。诸葛亮“每每自比管仲,乐毅”应该有两层意
思,一是,诸葛亮自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二是,如果自己能像管仲,乐毅那样辅佐明主也能做出他们那
样的功绩。这样的人说他“不想出山”确实比较奇怪,但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徐庶和诸葛亮是好友,只要
诸葛亮有出山的愿望或者没有明确反对出山,徐庶应当就 会向刘备推荐的,徐庶也知道诸葛亮的“脾气
”,所以,要刘备亲自去请。刘备于是三顾茅庐,这或许就是历史的情节。然而《三国演义》里却安排徐
庶要走的时候才推荐了诸葛亮,这也不是完全不合情理,刘备以为 天下的人才都不及徐庶。徐庶要走,
刘备百般不舍,好像要丢了魂似的。徐庶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总也希望刘备身边有比自己强的人,以弥
补自己走后的空缺,于是就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且,要刘备亲自去请。在这个时候,即便诸葛亮有表
示过不想出山的意思,徐庶还是希望诸葛亮能出来辅助刘备,所以,先去见诸葛亮一下,向他打个招呼。
一来,讲讲事情的原委。二来,向他说说刘备的为人。三来,诚心诚意请他出山,劝他辅助刘备。四来,
向他道别。诸葛亮没有承他情,反而批评了他一顿。 但是,我们也可以给诸葛亮一些说法,一是,徐庶
事先没有向诸葛亮陈情就把刘备引来,这不应该。二是,从此诸葛亮恐怕就不能清静了。三是,诸葛亮也
是一个看清官场的人,当官有时确实也就像是做“牺牲品”,虽然能实现抱负,但总没隐居来得安乐清静
。四是,诸葛亮平时乐于隐居,他不是那种轻易就下山的人。罗贯中写的并不是没有根据。虽然,确实,
整个《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 近妖”,但三顾茅庐并没有什么大不合情理之处,很难看到什么“弄
巧成拙适得其反”的效果。易中天先生恐怕是把历史中的诸葛亮放到演义里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