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居论坛 » 体育快讯 » 日本人学围棋,一千年没学懂
本页主题: 日本人学围棋,一千年没学懂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海洋之心
优秀斑竹奖
头衔:用海洋般的胸怀容纳人间万象 用海洋般的胸怀容纳人间万象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5
发帖: 2494
威望: 1230 点
金钱: 46340 银两
贡献值: 1 点
好评度: 86 点
在线时间:72(小时)
注册时间:2005-12-14
最后登录:2015-04-08

日本人学围棋,一千年没学懂

一、唐代围棋数路法正解

唐代围棋采用数路法来计算胜负,数路法是一种简便数子法(从时间顺序上说,是我国历史上产生的第三种数子方法)。

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研究围棋,人们不难对唐代数路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1. 唐代围棋为什么要求后走的一方收后?
这是为了平衡手数(单官也要收),使黑白两方下出的着数相等。

2. 唐代围棋为什么要将俘子和死子填回到各方的围空中?
这是做棋。像这样做棋后,就使棋盘上黑白两方的棋子数量相等。

3. 唐代围棋为什么只数空,不数子?
不数子有两个原因:
(1)做棋后,棋盘上各方棋子的数量恰为对局总着数的一半。只要记录了棋谱,就不必再数了。
(2)胜负由黑白两方活子数量之差来决定。求差时,棋盘上等量的黑白棋子不论数量有多少,它们都一样地互相抵消掉。因此,可不必关心各方摆放在棋盘上的棋子数量。

4. 唐代围棋数路时为什么要从所围实空中扣除眼位?
棋子要拥有眼位,才能最终永远地生存。眼位要保护起来,任其空虚,不得有棋子存在于其上。
数路的实质是数子――数一数在各方围住的实空中还能生存多少棋子。
因眼位非子(不能将它与子等同看待),所以要将眼位扣除。

5. 唐代围棋“路多为赢”应如何理解?
眼位除外的空点叫做“路点”,简称为“路”。路点上可以填放棋子,也可省略填子的手续而将它与子等同看待。
做棋后存在于棋盘上的棋子叫做“局子”。以空点为表象的路被看作子时,叫做“路子”――有权生存在棋盘上的活子。
一方活子的数量由局子和路子两部分棋子组成。通过做棋致使两方局子数量相等时,两方路子数量之差恰等于两方活子总量之差。
于是,可用“路多为赢”来判定胜负。
可见,“路多为赢” 正是“子多为胜”――生存棋子较多的一方获胜。


二、日本棋人对唐代围棋的误解

不知始于何时,日本人视围棋为争地的游戏,认为围棋的目的是围地。日本棋人想当然地把“围地多胜”的围棋观加在唐代围棋之上,对唐代围棋做出了根本性的误解。

请看日本棋人对唐代围棋做出的解释:

1.唐代围棋为什么只数空,不数子?
围棋以围地为目的,惟目是地,地多为胜。
因为子非地(有棋子生存于其上的枰点不是地),所以不数子。

2.唐代围棋为什么不收完单官?
因为单官非地(只是无用的驮目),所以不收单官。

3.唐代围棋在数路时为什么要扣除每块活棋的眼位?
因为唐朝棋人认为眼位非地(被留作眼位的枰点不是地),所以计地时要从所围地盘中扣除眼位。
(笔者注:在这里,日本棋人又将“眼位非地”的错误认识强加于我国唐朝棋人)

4.唐代围棋做棋时为什么要将各方的俘子和死子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
因为被提走的俘子和死子都是负地,所以应回填(每填一子便从其围地中减去一目)。

荒谬到如此地步,真何其愚也!


三、对日本围棋规则的实质性批判

大家知道,棋盘上的361个枰点都是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是十九世纪(含)前中国百代棋人不言而喻的认知。
将“非地”、“负地”的说法强加于唐代围棋,不仅侵犯了我国棋界先贤的名誉,也给围棋涂抹上愚昧的色彩,损害了围棋高雅优美的形象。

日本棋人未能透过中国唐代围棋数空的表象看出其数子的实质,在不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下,取消了唐代围棋的“座子”和 “数路时,要从每块棋围住的空点中扣除其眼位”的规定。
(我国唐代围棋数路实为数子,因眼位非子,故扣除之。日本历代棋人误以为数路是计地,遂对唐代围棋扣除眼位之手续困惑不解――难道眼位不是地吗?)
取消座子,使棋手获得布局行棋的自由,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取消“每块活棋要保有两个眼位”的规定却铸成大错。正如倒洗澡水,连同盆内的婴儿也一起泼掉了。

日本围棋界用地多为胜的数目法取代中国唐代子多为胜的数路法,就背离了围棋的真谛,丢失了围棋的灵魂,造成了围棋在哲学上、科学上、艺术上的大倒退。

其必曰,日本人学围棋,一千年没学懂。
  用海洋般的胸怀容纳人间万象
顶端 Posted: 2006-08-16 10:21 | [楼 主]
落拓居论坛 » 体育快讯

Total 0.019246(s) query 5, Time now is:12-26 23:16, Gzip disabled 蜀ICP备11007877号-1
Powered by PHPWind v5.3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