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是一个男权社会,按照古圣先贤的设计,女人只有“三从”的份儿:从父、从夫、从子。不过中国人又素有“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哲学观念,不知是不是因此,“怕老婆”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
在古代,怕老婆有个很文雅的说法:惧内。《辞海》解释为“旧时妻有内子之称,因谓怕妻子为‘惧内’”。男人怕老婆,时不分古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都有着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奇闻逸事。
新发现 “怕老婆” 很有男子气概
“怕”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害怕,而应理解为关爱的另一种方式。因为“怕”,不再与老婆争执不休,因为“怕”,满足老婆的一些要求,诸如,下班买菜;工作再忙,也抽点时间陪老婆谈谈心或者散散步。这些都是“怕”的具体表现,却不失男子气概。

PART 1 文人雅士的特征之一:怕老婆
怕老婆连上司都拖下水
唐太宗的宰相房玄龄是一个典型怕老婆的人,虽贵为宰相,却对老婆一筹莫展,房夫人的“妒悍”,让老公“惧之,不敢置一妾”。上司唐太宗不信邪偏要干涉下属家事,可房夫人就不买账,扬言道:“如果房玄龄纳妾,我就去死”。太宗无奈,只好派人送来一坛醋说是要赐她毒酒喝来吓唬她。房夫人二话不说,举坛一饮而尽。
“吃醋”一词由此而来。唐太宗说,“我见了都害怕,何况玄龄!” 这也是有名的“千古风流一坛醋”的来历!高高在上的皇帝,对此也束手无策,如果唐太宗较起真来的话,真的赐房夫人一死,却要落下个与女人计较的骂名,因此只好甘拜下风,无可奈何的被房玄龄拖下水一起“惧内”了。
怕老婆典范中的VIP
北宋才子陈季常,绝对是“怕老婆”的典范中的VIP,据说陈季常宴请客人,而当时很流行请歌女来唱歌助兴,妻子柳氏(河东狮的始祖)就在隔壁用木棍敲打窗户,直到把客人都赶跑。因为这样,作为好朋友的苏轼很不厚道的写了首诗送他:“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以此讥笑陈季常惧内的丑态。据说这个陈季常还是一个“惧内成癖”的受虐狂,有哪一天夫人不打骂他,他倒觉得浑身不舒服了。惧内惧到这种份上,还真让天下的男人感到汗颜了。
不过陈季常的诗书画在当时却堪称一绝。“才子”往往是和“风流”挂钩的,这兄弟也是一个好玩乐的花花公子,如果不是老婆把他镇住,他每日都往欢场上跑,那他就没有时间来吟诗作画了。由此看来,惧内可以成就事业哦!
对许多男人来说,怕老婆其实是一种君子风范。"怕"即是对老婆的尊重和谦让,又是一种爱的特别表白。胡适先生曾经很幽默地总结出一个男人的“三从四得(德)”,即“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的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在大家忍俊不已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他对太太的那份浓浓的爱意。
PART 2 英雄豪杰的必经之路:怕老婆
“怕老婆”不是胆小怕事
戚继光出名是“怕老婆”的。某天脑袋发晕,架不住部下的极力怂恿,冲入家里想用利剑吓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纲。及至冲进夫人的房间。夫人午睡刚醒,怒吼道:“杀什么呀,都把我吵醒了。”戚将军赶紧答道:“我给夫人杀只鸡吃,所以才高声叫唤。”夫人一听,开口说:“以后杀鸡再不要大声嚷嚷。”。以戚继光的胆识、地位,天下当没有攻不破的难关,但他也在夫人面前少不了心虚气短,可见“惧内”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胆小怕事的小男人之为。
“怕老婆”其实是一种绝招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然而,三国刘备既爱美人,更爱江山,美人和江山兼得。他最擅长怕老婆,堪称怕界第一高手,怕出了绝招,怕出了盖世功业,怕出了锦绣江山。他困处东吴时,竟也怕上了东吴的皇妹。新婚之夜,就向孙夫人下跪。后来每遇难事,就守着老婆痛哭,而且常常下跪,无不逢凶化吉,有惊无险。那不懂怕老婆学问的孙权便赔了夫人又折兵,1700多年来,一直被人当作饭后茶余的笑料。

怕老婆的十大好处
一、怕老婆可长寿
怕老婆的人不能抽烟,不能喝酒,不能寻欢作乐,每天下班之后必须早早回家报到。因而生活极其有规律,也改变了婚前的不少坏习惯,繁重的家务使身体得到了锻炼,能不长寿吗?
二、怕老婆可省钱
怕老婆的人拿老婆作推搪的借口,谢绝了猪朋狗友间的一切应酬,省下的烟酒钱可早日实现供房、供车大计。
三、怕老婆可保障社会稳定
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家庭暴力的下降可使人民警察腾出更多的精力对付社会盲流。离婚率的下降也可使法院集中精力处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大案要案,不用再超期羁押疑犯,有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崇高声誉。
四、怕老婆可利于求职
长期的惧内可磨练人的细心谨慎、反应迅速的个性,这样的性格利于从事保密工作,各位可于求职简历内加上这一条。如果雇主对你的这一大优点熟视无睹,那么这样不英明的人还值得你为他卖命吗?公司还有什么前途呢?这样的工作不要也罢。
五、怕老婆是政治家风范
这个不予解释,如有已婚者可回家和老婆一起上网多看网易新闻频道探讨研究。
六、怕老婆可高升
组织部考察干部时,“生活作风正派”是十分重要的一项。
剩下的好处,由你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