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刚――《老子》的决胜之道
《老子》第三十六章这样写道:"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俗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徵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柔弱胜刚强"是老子长期以来思考的结果。
从童年开始,李耳就对水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他的家乡就在安徽的涡河边。涡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水表面上柔弱无力,却又有势不可挡的力量。看着这似乎矛盾的水,童年李耳开始了深深的思考。这一思考过程是漫长的,其实老子的
一生,都是在思考这个问题:水如此,为人处世何尝不是如此?
"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老子的老师常枞也曾跟他讲过。有一次,常枞问老子自己的舌头在不在,老子答在;他又问牙齿,老子答没有了。常枞问李耳这样答的理由,李耳回答说:"老师您年纪大了,舌头还在,是因为它柔软;而牙齿掉了,是因为它刚强。"常枞在肯定李耳回答的同时进一步启发他,这个道理不仅对舌头、牙齿如此,对天下万事万物都同样适用。
《老子》的七十八章对 "柔弱胜刚强"作了阐释:"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quot;第七十六章由水而人,而草木,说人活着的时候柔弱,死了变得坚强。万物草木活着的时候柔脆,死了变得枯燥。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一类。由于看到树木强大会折断,从而推断军队强大就会覆灭。
《吕氏春秋?不二篇》中载:"老聃贵柔"。守柔、处弱是《老子》中的决胜之道。
在老子看来,柔弱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不是虚弱,不是脆弱,而是柔韧,有一种不断发展、成长的生机,必定能战胜 "强大"。因为,"强大"也就意味着已在走向死亡――物壮则老。像水那样柔弱,那样趋下,那样平而后止;像水那样深沉平静,那样不求报答,那样洗涤污秽,正是为了 "胜刚"、 "胜强"。用《管子?明法解》的话说:国君擅生杀,制群巨,富天下,威势尊显。"可谓雄强阳刚之至。要保持住刚强,不是立足于正面,而是立足于反面;不是运用刚强,而是保持阴、柔、弱、雌、厚。所以老子一方面不无委婉地暗示君人者:“天下之至柔(水与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出入无有,入于无耶间”(四十三章);另一方面老子则明确地提倡:"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即自知刚强,却始终保持柔弱。
当然有一点必须加以说明,"以柔弱胜刚强",守柔处弱,并不是 "装"字便可解释的。因为这里的柔弱指的是发展着的强壮在发展过程中必定要呈现出的柔弱。
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强弱,这是很自然的。
"以柔弱胜刚强",是 《老子》的决胜之道,既是为人处世之道,又是治国之道,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