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女人
古往今来,男子往往柄彪千古,流传史册,女子往往只是红袖添香,是才子英豪的陪衬,然而,细想之下,男人因为社会角色的不同,之所以能够流传青史,多多少少有其对于仕途经济、名利权势的追求,而社会的价值观也多是以此作为参照物,女子,居于深闺,几千年来一直是处于从属的地位,整个社会也并没有从男子的角度去衡量女子的社会价值,“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似乎永远只适合深闺藏娇,三从四德,做男子的玩物,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所以,从史册上能够找到的女子是少之又少了,但我却以为这未必不是好事。
当女子脱离了功利的束缚,独立于社会价值之外,她所想所说所做的是否更接近于生命的本真?今天的我们透过历史的重重帷幕,翻开汗牛充栋的累累文稿,所能够搜寻到的那些零星的美丽的倩影,是否更能够让我们感动和叹息?《红楼梦》里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得浊臭逼人”。
女儿情怀别是一般境界,让我们顺着《诗经》的脉络,跟随着先民的脚步,一点一点走近她们,向历史风烟的深处,一路探花取径,在她们的真情挚性中陶醉或流连。
(一) 桑之未落
《诗经》中的植物是非常鲜活多情的,因为每一种植物总是伴着某种情感或者某个曼妙的女子,摇曳多姿,穿越时空的隧道,把清新、温婉、朦胧、感伤的气息送到我们的面前。
象荇菜之于《关雎》,飞蓬之于《伯兮》,蒌蒿之于《周南》,荆棘之于《汉广》,兼葭之与伊人,桃夭之于嫁女,木槿之于舜华,萱草之于相思。
而桑所倾诉的却是一段痛心的往事。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鸠鸟贪食桑葚,犹若女子沉溺于爱情,在那个“春日迟迟,卉木萋萋”的淇水之畔,容颜恰如新长出的桑叶一样的饱满、润泽、青春的情窦初开的少女的芳心被一个油腔滑调,毫无诚意的男子所获,情意绵绵地“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无限深情地“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并和男子约好“秋以为期”。
这个女子陷得太深了,按《礼记》记载,古代的婚嫁需要完成六礼:“纳采,问名,纳言,纳征,清期,亲迎”,完成这些礼需要三年的时间,而从“抱布贸丝”到“秋以为期”时间还不到一年,如果不是情陷其中,难以自拔,便是已经委身于氓,而且,春秋卫宣公时的卫国,“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这个女子也许是情难自拔跟氓私奔了。
转自:
http://www.icea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