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谜,是我国一项知识性与趣味性熔于一炉的游艺项目。灯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谜语、隐语产生。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说:“自魏代以来,颇诽非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同互其辞,使昏迷也。”到了明初,人们在元宵时节,将谜语写在花灯上让观者拆解,称为“灯谜”。千百年来,灯谜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发展,形式不断丰富,形成了许多谜格,如拆字格、白头格、卷帘格、粉底格、谐音格等等。谜语除字谜外,还有哑谜、画谜、物谜、印章谜等。现在猜谜活动已经遍及全国城乡,特别是元宵之夜,谜坛人头济济,老少同乐。
潮汕的澄海市、潮州市素有“谜语之乡”之称,其谜文典雅、深奥,深受谜界人士及海外侨胞欢迎。这里,每逢佳节,各乡各村的灯谜爱好者总会在路头街边,设台供群众猜赏。猜谜时,台主一阵咚咚鼓声,即示开猜。围观者可以采用口头报报猜方式报猜。猜谜有四个环节:揣测、报猜、解释、商讨。报猜者要先报谜笺列号,谜作者姓名和谜底,并作解释。
猜谜时,谜作者都要亲临谜台。当猜射人报过谜号时,便由作者主鼓,善作谜者也善于以鼓导猜。闻报谜号、谜面,便以“咚”一声击鼓应之,以示欢迎你猜他的谜,请你赐教。若猜者报了谜底,鼓槌仅仅是轻轻敲打几下鼓沿,则暗示猜错,于是猜谜者就不用再解释谜底。若鼓面连敲一阵,则暗示虽是不中也不远,请再琢磨一会儿,同时用简洁语启发或提醒。若闻有力一声“咚”响,则肯定猜者猜中谜底,并鼓励猜者建立获胜信心,因为猜中谜面而解释不正确也不算射中。当解释贴切时,主鼓者往往喜形于鼓,连击鼓心三声,并揭下谜笺,包起奖品相赠。猜奖者则将谜纸珍藏,每每于闲暇时品味、欣赏。
发表日期:2006年1月12日
出处:《潮汕民俗漫话》
作者:王伟深、少 光
转贴:CMX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