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对抗
文/喻德武
阅读好比吃饭,口味不同,读物有异,不可强求。我的几个朋友就很喜欢读儿童漫画,她说我不要笑她幼稚,我并没有笑话她。在我看来,阅读从来都是可以分为两种的:轻松的阅读和有难度的阅读。
轻松的阅读,多半为了消遣,并没有明确的目的。这种阅读有着庞大的读者群体,他们多半看的是武峡、言情和玄幻类的作品,而正是这些作品,被许多正统的批评家指责为鸳鸯蝴蝶派和精神的流毒,我想,这有些严重了,事实往往相反,许多爱读武侠、玄幻作品的人,在他们看来:读书是读书,生活是生活,两码事,不要把什么东西都扯在一块。话说回来,在这些“鸳蝴派”作品中,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童话”和“童心”,因为童话离现实太遥远,人们需要在心灵里不断的“重建”;在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轻松、休闲、幽默和故事情节是引人入胜的法宝,这是因为在另一面,严肃的“教育”让人们在精神上疲惫不堪,逐渐产生了抵触和对抗,所以人们选择“逃离”,阅读那些轻松的读物来放松和减压,渐渐的,伟大、崇高的名词被拉下神坛,从被讴歌的对象变为被嘲讽的对象,貌似真理被解构为装腔作势,所以,王朔受到了欢迎,王小波受到了喜爱,这是自由阅读意志的体现,没有什么不好;但作为阅读者,往往也会不自觉的滑向另一边,沦于叔本华所说的“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失去了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成为一群新的被“利用”的人。在我看来,轻松的阅读更让人不备,在种种“示好”和“靠近”的前提下,它足够谋杀掉人的心性,让人们彻底的失去挑战精神和思想的锐利武器,成为被抽掉筋骨的一副皮囊。
所以,除了轻松的阅读之外,更要有难度的阅读,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阅读形式。
有难度的阅读的好处就在于,面对不容易弄懂的著作,读者是“介入”而不是“进入”,充满了自己的构想和“再造”,它不是单一的,不是平板的,不是确定的,不是被牵引的,也不是一个主题的,它复含了多种层次,多种境界,多重体验。比如《红楼梦》,比如《西游记》,比如《史记》,最让人感觉不不起的,就是“寄意于文字之外”。因此,有难度的阅读重在我们的参与与创造,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因此,有难度的阅读,在宏观上来说,它属于时代,在微观上来说,它属于心灵里微小的部落。
说到底,阅读是一种不自觉被俘虏的过程,并由书中创造的“幻境”而沉醉不已;其实阅读所能带给我们的,只能指明一条路径,而不能告诉我们全部,“路”还得靠自己走。
所以,我觉得,不要太相信阅读,我们必须保持警觉,时刻保持阅读的对抗状态。
转自:
http://www.21huazhuang.com